數位行銷

動腦編輯部 撰文/邱品瑜 2011/1/25 

每年這個時候,全球媒體都會為讀者找出這一年來最熱門的現象,也會預測明年的趨勢,《動腦》特別透過,長期觀察全世界180多個國家消費情勢的全球趨勢預測公司Trendwatching.com,來看看2011年會有哪些消費趨勢

趨勢1 混亂價格戰時代來臨:

單一定價模式 消費者早就看膩了

因為社群網站、智慧型手機的崛起,促使消費者之間連著一條細微又敏銳的神經,當一有促銷訊息發布,在短短的幾秒內,就會急速的擴散開來,在新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將會為2011年帶來前所未有的價格混戰。 這場品牌定價爭奪戰怎麼打?關鍵在於如何挑起消費者衝動性購買的欲望,讓業者快速清空庫存。如果只是單純的限時、限量搶購,就像夜市裡全年掛著「只剩1天」大拍賣的字樣,消費者早就麻痺了。

重點在於必須加入一點娛樂與刺激感。 即時發布 搶購熱潮 戴爾(Dell)電腦,會不定時的在Twitter上發布即時大減價的訊息,消費者只要在線上結帳時,輸入一組特定序號。就能立即享有8折到85折不等的優惠。但是這組序號只限2個消費者使用,所以訊息通常在發布幾秒之內,就會被使用完畢,如果你不夠果斷,就錯失撿便宜的好時機。

除了運用Twitter發布消息,提高消費者上官網的機率之外,也有企業看準購物網站的公開性,和提高商品能見度,服飾業者J. Crew's,利用每個禮拜五中午到禮拜日半夜的黃金假期時段,拿出當季最暢銷商品,在購物網站Factory Store發布限時的搶購消息。由於直接從工廠出貨的原因,消費者可以用相當低的折扣,買到當季最熱門的新品。

撰文者:鄭緯筌 (Vista)

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調查2011台灣網友「數位生活型態」發現,隨著網路應用程度的不同,網友逐漸呈現差異化網路個性,與一般上網人口相比較,可區分為「數位領袖(酋長)、數位品味(自魅)、數位CP(喜比)、數位觀望(慢熱)」四個族群。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姜漢儀表示,台灣數位產品消費族群的數位生活型態相當多元,瞭解數位族群的消費型態,有效掌握消費者創造的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 UGC),分析網路族群的採購決策及彼此的關聯性,不但能夠更有效的經營數位消費族群,同時對於企業推出新產品上市或訂定行銷推廣方案,也具有相當的助益。

「數位領袖」具備如「酋長」般的數位生活特質,此族群占台灣上網人口21.8%,約239萬人,以男性居多(69.8%),其中有69.4%使用手機上網服務。「酋長族」的個人娛樂及社交生活與網路活動緊密結合,擅長應用各類型數位工具「定期網聚」,為散佈數位產品與相關知識的意見領袖,「酋長族」的採購決策會同時受本身對產品的印象,以及網友推薦的影響,有42.4%經常上Mobile01,並經常在現成的網站或討論區發文或發問,有14.7%經常上網發文推薦多媒體影音下載,習於扮演推動網路影音作品的角色,較習慣至3C廣場、資訊展購物,對於平板電腦擁有率(7.9%)、期望購買平板電腦比例(32.4%)及數位產品占年花費比例(21.7%),都是四個族群之冠。

「數位品味」具備「自魅」型態的數位生活特質,此族群占台灣上網人口22.7%,約249萬人,31歲以上占50.3%。「自魅族」選擇數位產品感覺重於專業,依賴知名品牌與個人風格,願意為產品外型付出高價採購,極度相信自己,依賴自我品味,較重視數位產品外型與感覺。「自魅族」的採購決策受到自己對產品的整體印象影響,多數喜歡到品牌專賣店購物,有78.8%的比例擁有數位相機,超過50%比例會經常上網看新聞或從專業網站吸收新知,對於資訊應用接收的能力極高。

「數位CP」就是一群喜愛在網路比價的「喜比」族群,此族群占台灣上網人口27.0%,約297萬人,重視數位產品的CP值,喜歡上網蒐集比價資訊,高度依賴網友意見,會想盡辦法搜尋免費方案。「喜比族」較在意手機上網費率,目前只有26.4%使用手機上網服務,重視比較數位產品的價格與規格,採購決策容易受到網友推薦的影響,但也是最愛至網路商店、網路拍賣購物的一群人。「喜比族」有50%的比例,經常上網收看影音內容,擁有極高的多媒體訊息接收能力。

「數位觀望」具有「慢熱」的特質,此族群占台灣上網人口28.5%,約313萬人,一般上班族的比例占43.7%,對於數位生活的各項特質較為落後,較少進行網路活動,數位工具的黏著度較低。「慢熱族」的數位能力居於四個族群之末,數位產品採購決策容易受到親友及電視廣告的影響,偏好至量販店採購數位產品,有時也會使用電視購物等較大眾化的通路。資策會MIC 所進行的2011「數位生活型態」萬人大調查,運用具有管理機制的線上調查系統進行調查,回收1萬份有效樣本數,抽樣誤差為正負0.95%。針對7,117個有效樣本進行AIO族群區隔分析,「數位領袖」有效樣本1,548份、「數位品味」有效樣本1,619份、「數位CP」有效樣本1,922份、「數位觀望」有效樣本2,028份。


主講人
莊伯仲 助理教授
學歷: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傳播博士
經歷:台北市政府新聞處科員
中國時報特約記者   
總統府、市政府網站顧問
現任:文化新聞系助理教授 政大廣告系兼任教授

網路行銷對傳統4P的影響

Product: - 大量客製化、非實體性商品、二手貨的重生…
Price: - 虛擬貨幣、價格差異趨小、交易稅…
Place: - 網路店面、虛實合一、直接交易…
Promotion: - 互動式廣告、病毒式行銷、全球性推廣…

陸客自由行即將開跑,網路人力銀行今天(20日)指出,不僅餐飲、旅遊、住宿的計時人員與臨時性人手需求大幅增加外,由於觀光產業的變動,也愈來愈需要像財會、管理與網路技術等特殊專業或跨領域人才投入,使服務業朝向更多元化的經營模式。


104人力銀行行銷處協理陳力孑表示,由於觀光人潮的帶動,不單只有基層服務人員需求增加,現在服務業也在尋找跨領域的人才加入。陳力孑說:『(原音)譬如說住宿需要財會人員、需要網頁設計人員;像餐飲的話,可能需要管理人員,不見得只是服務生,甚至有一種叫做區域經理的角色,其實在這個職場裡是非常明顯在數量上有成長的。』


陳力孑說,目前餐飲業已成長70%,住宿業也有20%的成長。他認為,觀光服務市場的大幅成長,和觀光開放與陸客自由行有關。陳力孑同時指出,台灣的觀光內需也因此產生質變,企業未來不只是要將店面經營好,更需要進一步思考綜合型發展。


他說,像飯店業需要財會人員與網頁設計人才,餐飲業也要徵求管理人員,這不僅使得跨界人才的需求大增,也幫助外部人才延伸不同的職涯發展。


此外,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表示,結合陸客開放來台自由行與暑假商機,台灣觀光商機情勢看漲,各大百貨與零售業都希望增聘更多計時人員以舒緩龐大人潮,餐廳與飯店也有拓展分店的計畫。

據路透報載,雅虎公司與日本無線電信商軟體銀行(Softbank),針對出售雅虎在日本逾三成股份事宜進行協商,目前已進入倒數階段,最快幾周內就能拍板定案。消息人士透露,雅虎如果能與軟銀達成協議,未來可能將重心轉向中國大陸。

 

消息人士指出,雅虎藉由出售日本合資事業的股權可獲得約75億美元,不但可重整其與合作夥伴在亞洲市場的版圖,另一方面,也可藉此提高與Google及Facebook等公司的競爭實力。目前雅虎持有中國最大網路公司阿里巴巴約四成的股份。

 

不過對於接手雅虎股權,軟銀發言人拔井武曉表示,公司未和雅虎討論收購股權事宜。軟銀在東京股票交易所發表的一份聲明中亦指出,公司並沒有與雅虎進行協商,無意收購雅虎持有的雅虎日本股份。雅虎發言人對此則拒絕發表評論。

 

雅虎與軟銀將進行股權轉讓的消息傳出後,相較日本雅虎股價2日大漲3.7%至32,300日圓,漲幅創去年10月14日以來最大,軟銀則由於可能高價收購,讓市場擔心如何募集該交易所需的資金,造成股價下跌3.6%,以3,255日圓作收。

1995-06-26

在這位軟體巨人眼中,未來有哪些熱門技術?下一代的電腦又會是什麼樣子?

微軟公司每一項新產品都有改寫電腦業版圖的企圖,多年來次次如此,這恐怕又以延宕多時的視窗九五為最。為了替視窗九五在亞洲市場暖身,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茲(Bill Gates)六月十九、二十日兩天旋風似地到訪台灣,除了和台灣十大個人電腦製造商簽下策略性合作計劃外,他又應資訊工業策進會之邀,極其難得的舉行了一場公開演說。蓋茲演講自是盛況空前,九點左右凱悅飯店三樓已坐了六百多人。蓋茲概略地提到目前市面上各種功能的軟硬體產品,他更強調個人電腦未來仍會是主流電腦產品,並且成為主要的通訊方式,企業如果希望提高效率及生產力,必定要從電腦通訊功能開始做起。

我們身在一個網路的黃金時代 - 由消費者主導的網路服務和電子商務。

試想這些數據:Facebook的用戶超過 600萬。 tumblr-一個星期有10億的瀏覽量。 Zynga的Cityville在短短6個星期超過100萬用戶。在這個世代裡,網路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

但是這裡有個小秘密 ,最有價值的電子商務及社群網站,絕大部分的用戶都是女性,也就是說,網際網路世界是由女性所統治的。

根據市調公司(尼爾森,MediaMetrix,Quantcast)的調查,這十年來女性驅動著社群網路的成長,而且社群網站的用戶絕大多數都是女性,女性比男性花費30%更長的時間在社群網站上;另外在使用手機的行動社群網路用戶中,女性的比例也過半(55%)。團購網站Gilt Groupe的女性用戶佔了70%,並貢獻74%的收益,Groupon也有77%的客戶都是女性。

在電子商務裡,女性的購買力也是十分強而有力的。例如 全球最大網路鞋公司Zappos去年的收入為10億美元,Groupon團購網($760萬美元),Gilt Groupe (預計今年收入為5億美元),Etsy(超過3億美元),Diapers 和紙尿布(去年收入3億美元)。據團購網站Gilt Groupe 調查,他們的客戶群裡70%的女性,並貢獻了74%的營收。Groupon也有77%的客戶都是女性。

在美國,男性和女性就讀大學的比例雖大致相同,但在教科書出租網站Chegg上,卻有65%的用戶都是女性,顯示女性比男性傾向事先做計畫,也比較在意存錢,並且更可能被朋友的推薦影響。 這也難怪Amazon.com會在去年推出Amazon媽咪活動,並斥資$18億美金,買下全球最大網路鞋店Zappos和Quidsi(Diapers.com、Beauty.com、和Soap.com的母公司)。

事實上,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報告,女人看管了超過80%的消費者花費,也就是大約每年$5兆美元的金額,長久以來一直掌有可支配所得的財政大權。不過不同的是,現在有一票新興電子商務公司(One Kings Lane, Plum District, Stella & Dot, Rent the Runway, Modcloth, BirchBox, Shoedazzle, Zazzle, Callaway Digital Arts, 和 Shopkick),都將目標對準了女性消費者,而且令人興奮的是,這些公司也大多由女性所創立。

再看到現今的四大天王消費者網站,Facebook、Zynga、Groupon、和Twitter的大多數用戶也都是女性。Facebook的女性用戶就進行了62%的傳訊、更新、和評論等動作,以及71%的日常粉絲活動,朋友數並且比男性用戶多出8%,事實上,若不是女性用戶早期所扮演的關鍵角色,Facebook可能無法有今天的傲人成就。

Zynga也說它的60%玩家都是女性,休閒遊戲開發商PopCap更指出女性是社群和休閒遊戲的主要玩家,最常見的社群玩家實際上可能是一名43歲的女人。而即使是以男性用戶著稱的Twitter,也被越來越多女性同胞入侵,女性喜歡跟隨更多人、推文數更多、擁有的平均跟隨者數目也比男性多。

即使像是評論網站Yelp有一半流量來自男性,真正貢獻收益購買的卻以女性為主;線上餐廳訂位網站OpenTable上,絕大部分的預訂也都是由女性進行,可能是因為女性通常主導了飲食和活動地點的決定權。許多研究更指出,女性比男性更社群、更對關係與連結感興趣、更擅長多工作業、並且能與更多人維持穩定關係。 你的公司賣的是什麼產品?你準備好銷售給更多女性客戶了嗎?如果你能善用女性消費者的力量,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原文:http://techcrunch.com/2011/03/20/why-women-rule-the-internet/

作者 : 邱家緯

能夠凝聚N世代意見,甚至左右消費行為的口碑行銷就像個雙面刃,究竟有哪些事情是行銷人在操作口碑行銷絕對不能做的?  
 
 
圖/sxc.hu by TALUDA
(Brain.ocm 2009年12月號404期動腦雜誌)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消逝,放在Enter鍵上的手指就是敲不下去!

  某個網路行銷人員在知名3C討論區已經蟄伏已久,但這篇洋洋灑灑寫了幾百字,有著精美圖片解說的文章,他依然遲遲不敢發出去。即使他已經努力包裝的不像廣告宣傳了,他還是沒有膽量面對那群精明的網友軍團。

  最後,他終於鼓起勇氣把文章放在討論區上。沒想到,才沒幾分鐘,這篇文章就被踢爆是企業偽裝成網友所發,隨後如排山倒海的批評聲浪,立即布滿了討論區的首頁──這就是N世代網友的特色,他們不歡迎任何過於商業化的言論出現在社群中,而猛烈的文字撻伐,彷彿是在跟那些不了解他們的品牌說:「如果你不懂我們,下場就是這樣!」

  基於N世代在購買商品時,會先聽同儕的意見,因此口碑行銷即成為品牌經營者,近年來愈來愈重視的行銷工具。唯有掌握廣大的「網路鄉民」,才能真正發揮口碑行銷的效力。麥肯廣告副總經理紀緻謙建議,應該是要先去了解這群消費者,透過頻繁的互動引發共鳴,讓他們自發性的廣為宣傳;有時運用過多的置入性行銷,因缺少實際的互動關係,反而會帶來負面效果,引起N世代的反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米蘭數位行銷執行長江祖榮,這樣形容口碑行銷令人又愛又恨的特性。他表示,口碑運用的好對品牌是加分,除了增加品牌聲量外,銷量也會有明顯上升;但如果操作不當,網友反撲的力量相當可怕,行銷人應該避免踩到那些地雷。為此,《動腦》特地採訪了12位資深行銷人,與我們分享口碑行銷在操作時,絕對不能犯的6種禁忌。

根據GfK NIS行動上網行為調查報告(Network Intelligence Solution) 顯示,歐洲地區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消費者,Android系統使用者的網路黏著度最高,平均每天瀏覽9個網站、緊追在後的是iPhone 8個網站、 BlackBerry 6個網站、最後為Symbian 5個網站。

調查結果亦顯示行動設備螢幕愈大的消費者愈愛上網,4吋以上螢幕的使用者平均一天會看十個網站,而2吋以下螢幕的使用者則為2.8個網站。

而這些使用者最常瀏覽的網頁類別以社群網站居多,目前第一名為Facebook,其中又以iPhone及Blackberry手機的消費者最常瀏覽此類網站,另一方面Symbian的消費者因介面設計的關係,因而較少使用Google及社群網站。

GfK集團首創透過行動業者的網路流量,研究消費者行動上網的行為,NIS在2010年第3季時已開始廣泛在部分歐洲市場使用。在手機上網數據尚未明朗化的時期,GfK在歐洲主要四個國家已監測超過2000萬個網站瀏覽行為,希望可以提供電信業者、品牌商、媒體代理商做為品牌策略的基礎。NIS的監測範圍包含所有行動上網的工具,像是手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3G網卡等。這個專案預計在2011年在全球推廣,GfK台灣已於2010年底搶先提供這項服務予台灣的電信業者和手機廠商,以利客戶更全面的了解市場資訊。

中央廣播電台 - 2010-07-21

如何在網路上拼經濟?

一份在今天(21日)公布的網路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8成3的網友認為,商家如果擁有網站資訊,對消費者做消費決策會有幫助;這顯示e化並有效運用網路行銷,已是中小企業在促進銷售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

根據網路平台業者Yahoo!奇摩21日公布的一份消費行為調查顯示,網友在進行消費前最常利用網路去搜尋相關資訊,其次是尋求親友推薦;而且有高達8成3的網友認為,商家如果擁有網站並提供相關資訊,會對消費者在做決策時有所幫助。

網站指出,大多數網友在消費前都會選擇上網收集資訊,每一個搜尋背後都是一個商機,因此,網路商家在網站上必須提供豐富的內容,才能吸引消費目光。

Yahoo!奇摩的資深業務總監陳婉怡說:『(原音)因為搜尋的都是一些民生必需品,搜尋這些的時候,其實消費者是想要購買的,對於商家來講這代表都是一個商機,所以每一個搜尋後面都帶著一個消費的意涵。』 調查還發現,7成3的受訪者認為網站上清楚標示商品以及服務的相關資訊,會增加點選意願;而其他網友的人氣推薦、促銷活動,以及熱銷品介紹,也都能吸引網友目光。

這項網路調查是在6月11日到18日間進行,採立意抽樣的方式,有效樣本共384份。

新聞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都市化及經濟復甦是亞洲數位科技產品(註1)的重要推手。根據GfK亞洲區(註2)市場調查報告指出,2010年數位科技產品的市場總值高達美金235億。

 

GfK亞洲區行銷總監Stanley Kee受邀擔任2011年4月15日於西班牙舉辦的IFA會議之演講佳賓,此會議主題為Heralding a New Digital Era in Asia,而Stanely也大方分享有關數位科技的趨勢。「近年來數位科技長期應用於手機,如今消費者也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處理日常生活瑣事,如銀行轉帳和導航等。整體手機市場亦在亞洲區有驚人的成長,從2009年3100萬台成長至2010年的6700萬,在今年,Stanley相信至少還有60%的成長空間。」

 

2010年另一熱門銷售產品則為電視。隨著LED科技愈來愈進步,薄型平面電視的銷售量和2009年相比有驚人的突破,成長超過30倍,另LCD電視和2009年相比也成長了近6成。未來亞洲開發中國家亦是品牌商兵家必爭之地,從GfK 2010年零售調查報告得知,印度仍以銷售CRT電視為主,其比例高達8成以上。若以南亞地區來看,則CRT電視的銷售比重高達6成。菲律賓、印度和印尼都有超過半數的消費者仍使用舊款CRT電視,但有趣的是近期這三個國家亦開始換購薄型平面電視。

 

亞洲近來經濟發展蓬勃,其高消費力亦讓各大品牌商紛紛在主要亞洲國家設立據點,未來在數位科技產品的發展更是不容小覷,Stanley預測「2011年電視產業至少有17%的成長,銷售金額可望達到美金275億。」

 

附註:

註1: 數位科技產品: 電漿電視、LCD電視、LED電視、3D電視、數位相機、手提攝錄影機、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手機(含智慧型手機)。

註2: GfK亞洲區包含14個國家:中國、印度、日本、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南韓、越南、菲律賓、澳洲和紐西蘭。

以往,精品業者經營網站,展示的意義大過銷售,因為傳統以來,老主顧享受尊榮待遇勝過購物本身的樂趣。不過,如果精品業者想在中國做生意,網路或許是更好的管道。

奢侈品銷售網Yoox 幕後操刀進軍網購市場

在時尚界擁有三十餘年歷史的亞曼尼集團(Giorgio Armani S.p.A),近日便為旗下Emporio Armani品牌成立中國的網路旗艦店,這是該集團的第一個中文電子商務網站。負責為亞曼尼「撒網」的線上打手,則是奢侈品線上零售商Yoox。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這也是Yoox進軍中國的處女秀,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馬切帝(Federico Marchetti)雄心勃勃的宣稱,二○一一年還會有三、四名客戶跟進。

Yoox成立於二○○○年,專營時尚品牌線上零售,目前觸角已伸向全球二十八個國家。由於經營策略相當多元,即使是金融海嘯期間,銷售與獲利皆成長四成以上。

除為單一品牌打造網路旗艦店,自家官網則是代銷知名時尚品牌過季與庫存品。不過,馬切帝來自設計大國義大利,當然深知發掘新秀的重要,Yoox還闢出第三條路線thecorner.com,打著「迷你商店」的概念,提供全球時尚設計新秀人才嶄露頭角的舞台。

這一回Yoox進入中國,馬切帝全套複製在義大利的做法,雖然他認為,專業級的獨立設計師品牌或精品副牌,目前在中國市場還不成氣候,但「這個小眾市場潛力很大,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只是等著被開發。」

Yoox登陸,落實了亞曼尼副總裁胡克斯(John Hooks)的看法:「中國對我們的重要性,怎麼誇大都不為過,開展電子商務就是為了迎合這一點。」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指出,中國有一群消費者,無論是精打細算的網購族,或是住在內地城市,無緣一親精品門市芳澤的趕潮族,全年花費近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億元),從網路上請專人代購國外各種精品。精品業者這次親自下海,捕回這隻二十億美元的漏「網」之魚,怎麼算都划算。

最新文章

原創、翻譯及轉貼的資訊都在這裡。

網站是實現夢想的工具! 開始準備建置您的網站了嗎? 加Line好友
OMO電商 社群整合,輕鬆提升5倍轉換率,追蹤客戶行為,自動化行銷!想了解,快與我們聯絡! ×
點此加我們LINE 連結line帳號
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