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行銷
企業營收倍增 關鍵字居大功
撰文者:馬自明
關鍵字行銷,讓資源不足的中小企業,有機會以小搏大,但對大型企業來說,忽視這項工具,就等於開了一道門,讓中小企業得以趁隙進攻。
數位行銷
撰文者:馬自明
關鍵字行銷,讓資源不足的中小企業,有機會以小搏大,但對大型企業來說,忽視這項工具,就等於開了一道門,讓中小企業得以趁隙進攻。
圖文/數位之牆
家樂福算不算團購?沃爾瑪算不算團購?
◎創新的集體殺價
1999年曾有知名拍賣網站推出了一種「集體殺價」的購物方式,參加者可以在商品頁面上看到一張圖(如下圖舉例)。從圖上可以很清楚了解,這個商品如果不到10個人買,價格是 500元;如果購買的人數介於10人到50人,價格變成 450元,以此類推。

很像現在流行的團購,對嗎?
SEO:搜尋引擎最佳化是另一種網站推廣的方式,一般的網站推廣是以關鍵字購買的方式來讓網站增加曝光率,這是一種最直接快速的途徑,可是一個熱門的關鍵字成本卻十分高。
而SEO的技巧可以讓網站的自然搜索排名提高,從而增加你的網站的曝光率。自然搜尋和購買關鍵字是不同的事情,這是大眾對於SEO的普遍誤會,以為只要付了費用就可以放在"第一名"。即使是SEO,也沒有人能保障你的網頁是放在第一名之中,我相信沒有多少間SEO / Web Design公司是直屬雅虎和Google,第一名是由雅虎和Google內部的機制篩選出來,這個商業機密從沒有被公開出來。
SEO和關鍵字購買並不一樣,它的成效並不會一時三刻之下出現,所有的自然排名都要依從雅虎和Google內部的機制,沒有人能左右它們的更新數據速度。
線上調查:網路創業家超過半數認為網路廣告效果比電視廣告好
(中央社消費情報20100204 17:18:46)
以往提到廣告我們可能會想到大樓或路旁的看板、宣傳DM、或是電視廣告;隨著網路普及化,加上台灣人平均上網時間全世界名列前矛,更讓網路廣告的效益日益倍增。根據Boss33批貨創業通的網路行銷調查結果顯示,有15%的人認為入口網站登錄與廣告為最有效的行銷方式,大部分的人無論上任何網站都是透過雅虎入口網站的搜尋,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CNZZ昨天發佈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團購網站行業新增的頁面瀏覽量中,有52%的訪客是通過團購導航網站找到所需的團購網站,搜尋引擎只帶來了2.4%的訪客,這與搜尋引擎在其他網站推廣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大相徑庭。
CNZZ分析師楊宇認為,通過搜尋引擎進入團購網站的訪客少,是因為相關的搜尋關鍵詞大多只是網站的名稱,消費者希望搜尋到的團購網站的內容在大而全的搜尋引擎上很難搜尋得到。
而團購導航網站不僅能為訪客提供主要的團購網站,也能分門別類地幫訪客展現可以團購的商品資訊,方便訪客篩選自己所需的團購網站。
記者 李斌)
前言:
網路上最賺錢的網站或服務,幾乎全都是從賺消費者的小錢開始!國內最會利用網路賺錢的線上遊戲業者,不但早就學會如何賺小錢,現在更開始學著如何不投資大錢卻有相同的業績效果。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周逵表示,在大陸想靠互連網(網際網路)賺錢,一定要從消費者口袋裡的小錢賺起,一口氣就想賺大把鈔票可說欲速則不達,一般網友身上的三元、五元慢慢收,這種「拱消費者掏小錢」的賺錢模式,早是有意在大陸經營網路事業者的重要指標。
網路創業建議:
小錢慢慢收 積少成多
周逵以靠網路一夕爆紅的騰訊為例,騰訊就是採「賺小錢」策略,快速累積身價。其中,騰訊推出的QQ即時通訊軟體,採用直接向用戶收錢模式,平均每位客戶貢獻度不到百元新台幣,但因為QQ使用人口多,很快就累積龐大獲利。他認為,以目前網路功能性與普及性來看,在網路上擴展開創性商機一定要從小錢賺起。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報導】 2011.05.13 03:37 am
美國矽谷近日來盛傳某公司雇用公關業者向媒體散發對Google不利的新聞,慫恿媒體調查Google侵犯用戶隱私的行徑。矽谷各界猜想幕後黑手八成蘋果或微軟,結果竟是社交網站臉書。
臉書坦承不諱,但宣稱Google本來就有隱私權問題。兩強衝突代表網路時代最大規模的鬥爭之一,戰利品是網路廣告的大餅。
臉書雇用美國公關業界首屈一指的博雅公關(Burson-Marsteller),針對Google發動一連串負面宣傳戰。博雅找上頗具影響力的部落客索葛安(Chris Soghoian),要他撰寫攻訐Google的文章,保證可刊在華盛頓郵報、賀芬頓郵報或Politico網站等重量級媒體。索葛安不但拒絕,還把博雅和他往來的電郵內容公布在部落格上。
今日美國報也指控博雅為「不具名的客戶」散播不利於Google的小道消息,且透過CNBC兩名前記者關說,要今日美國報報導Google負面新聞。 外界原本推測博雅的客戶應該是和Google水火不容的蘋果公司或微軟,沒想到竟然是臉書,臉書發言人11日坦承不諱。
臉書振振有詞地表示,跨足社交網站領域的Google確實有侵犯用戶隱私權之虞。此外,Google發展社交服務時,用了很多臉書的資料,這種揀現成的做法讓臉書很不爽,指控Google違反臉書的服務條款。 更重要的是,Google全力發展取名為「社交圈」的社交服務,讓臉書備感威脅,決定先發制人。
Google的CEO暨共同創辦人佩吉上個月表示,社交網站是Google今年的首要目標,25%的分紅取決於Google在社交網站的表現。不過臉書自己也沒好到哪裡去,隱私權薄弱一直是用戶詬病之處。
防毒軟體公司賽門鐵克10日指出,臉書竟然讓廣告業者將保護用戶個資的備份金鑰,外洩給廣告客戶和分析平台,取得金鑰的第三方可用以取得用戶個人檔案、照片、訊息和其他私人資料。
前言:
Google公開發表了一個關於搜尋排序的新想法,並廣邀各大網站業者進行意見交流。為了使搜索引擎更加符合使用者需求,該公司計劃,開始將網站回應速度列為考量之一。
若該網站不能加速網頁回應速度,動作較慢的網站便可能在Google的搜尋結果頁面中,排在較後面的排序順位。
▲愛國網友自掏腰包,購買菲律賓入口網站關鍵字廣告登打臉文。(圖/翻攝PTT)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我漁民遭菲律賓公務船射殺一案,除了有台灣網友看不慣對方的蠻橫態度,到白宮網站發文請願外,現在更有愛國網友自掏腰包,向當地的入口網站雅虎購買關鍵字,只要搜尋「Taiwan」,第一個連結就會出現「Taiwan is Innocent.(台灣是無辜的)」的標題,點進去後就能看到菲方抹黑台灣的「打臉文」,希望能戳破官方的謊言,讓菲國人民了解事實的真相。
前言:
市調公司創市際透過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高達八成五的台灣網友,在近一個月內曾經使用Yahoo!奇摩,而其中超過七成的網友更表示他們最常使用的搜尋引擎就是Yahoo!奇摩。在這項調查中,位居第二的是世界搜尋引擎龍頭Google,擁有五成的使用率,季軍則是接近一成五使用率的PChome。
如何評估一個網站的價值?
一般而言,一間公司之所以值得投資是因為它獲利,或者有獲利的潛力。即使在美國,現在絕大部分的網路公司都還不賺錢,不賺錢的公司為什麼值得投資?一個網站的價值又在哪裡?在美國,這麼多投資人購買所謂網路股,這些人心目中所認定的網站價值又是什麼?
有人說,網站之間的戰爭可以稱為眼球的戰爭。大家都在爭取每個網路使用者的青睞。這種看法似乎說明了,一個網站被越多人看,它的價值也就越高。我們看到有一陣子新聞報導Yahoo!的網站頁面被瀏覽次數( Pageview )被她的競爭對手 Lycos超越,它的股價馬上就往下跌。投資人根本就不管Yahoo!已經是一間已經賺錢的公司,而 Lycos 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