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行銷
這篇 SEO 實戰指南將帶你了解 Google AI 摘要如何改寫搜尋生態,以及為什麼要用七大策略來應對這波 AI SEO 革命。
說到這波 AI 搜尋衝擊,我自己也深有感觸,未來 AI 會不會把大部分資訊型 SEO 流量搶走了?
文章內我會分享內容結構化、長尾關鍵字、E‑E‑A‑T 品牌權威,到流量池建置、社群導流、在地平台優化及數位廣告投放等實戰建議與案例解析,
幫助你在零點擊時代穩住並轉化流量。
文章目錄:
認識 AI 時代的 SEO 搜尋變革
1. AI Overviews 的興起及定義
你有沒有注意到,現在 Google 搜尋結果頁上會自動跳出一段 AI 整理好的重點摘要?
這就是 AI Overviews AI 摘要,背後靠的正是 Google 最新的 Gemini AI 模型。
它會在你搜尋問題時,先給你答案重點,再附上幾個網頁連結,讓你不用點來點去就能獲得關鍵資訊。
如下圖:
自 2024 年底開始,這功能已經在全球超過 200 個地區上線,支援 40 多種語言,改變了我們傳統點擊進網站找答案的習慣。
2. 使用者搜尋行為如何被 AI 重塑?
根據 Search Engine Journal 的報告,差不多有一半(約 47%)的資訊型搜尋,都會先跳出 AI Overviews,尤其是那些「怎麼做」或「常見問題」類型的查詢最常見。
拿到這段 AI 摘要後,大家點進網站的意願就會直線下降,導致所謂的「零點擊搜尋」越來越普遍。
3. AI 對 SEO 造成的主要影響
(1) 點擊量直落:
AI Overviews 直接提供答案,讓人不用再點擊進網站,結果根據 WordStream 的數據,網頁平均點擊量掉了 30%。
參考網址: WordStream
(2) 權威度更關鍵:
在 AI 時代,品牌信譽和高品質外部連結成了加分項,想被 AI 摘要引用,就得靠這些權威信號。
(3) 長尾關鍵字大翻身:
AI 可以更深入了解使用者意圖,長尾和小眾關鍵字反而更容易命中精準需求,成了新的流量寶藏。
SEO 策略一:強化結構化內容
你有沒有遇過人家問你「這一篇文章到底講什麼?」
然後一堆文字沒有章法,連 AI 都看得眼花撩亂?
結構化內容就像把書本分章節、加目錄一樣,幫助 AI 一下子就抓到重點。
1. 網頁設計 結構化內容的重要性與優勢
(1) 一目了然:
把內容分成標題(H2、H3)、段落、條列式清單後,AI 可以快速定位各段落主題,不會像無頭蒼蠅般亂逛。
參考文章:關鍵字 SEO 優化步驟:提升網站可見度
(2) 提升引用機會:

經過整理的內容更容易被 AI Overviews 選中,就像有人把你請到前台講重點,更能幫你帶來「零點擊」以外的點擊流量。
(3) 友善使用者體驗:
除了 AI 愛看,讀者也會喜歡有結構的文章,停留時間跟分享率都會跟著拉高。
2. 網站 Schema 結構化數據的實踐方法
(1) 選擇適合的 Schema 類型:
常見的有 FAQPage、HowTo、NewsArticle、Product 等。
(2) 使用 JSON-LD 標記(Google 建議的格式):
- {
"@context": "https://schema.org",
"@type": "Article",
"mainEntityOfPage": {
"@type": "WebPage",
"@id": "https://你的網站/文章網址"
},
"headline": "SEO 新戰場 AI 時代,7大因應策略",
"description": "本文從內容結構化、長尾關鍵字、E-E-A-T、流量池等七大面向,教你如何在 AI 摘要(AI Overviews)盛行的時代穩住並轉化流量。",
"image": "https://你的網站/封面圖.jpg",
"author": {
"@type": "Person",
"name": "你的名字"
},
"publisher": {
"@type": "Organization",
"name": "你的公司/品牌",
"logo": {
"@type": "ImageObject",
"url": "https://你的網站/品牌標誌.png"
}
},
"datePublished": "2025-05-24T12:00:00+08:00",
"dateModified": "2025-05-24T12:00:00+08:00"
}
若要標記常見問答(FAQ),可改成 FAQPage:
{
"@context": "https://schema.org",
"@type": "FAQPage",
"mainEntity": [
{
"@type": "Question",
"name": "AI Overviews 是什麼?",
"acceptedAnswer": {
"@type": "Answer",
"text": "AI Overviews 是 Google 搜尋結果頁上,由 AI 自動生成的關鍵摘要,..."
}
},
{
"@type": "Question",
"name": "為什麼要使用長尾關鍵字?",
"acceptedAnswer": {
"@type": "Answer",
"text": "長尾關鍵字能更精準對應使用者需求,也更容易被 AI Overviews 選中,..."
}
}
]
}
把這些 JSON-LD 標記放到網頁上,配合你文章內容,就能大幅提升被 Google AI Overviews 及豐富摘要引用的機會。
記得前後要加script標記。
(3) 測試與驗證:
添加完 schema 後,別忘了用 Google 的 結構化數據測試工具 確認沒問題,確保每一個標記都正確無誤。
在 Google Search Console Tools 裡請看 強化項目的部分
4. 網頁設計 案例分析:博克科技 技術 SEO 優化
博克科技依照 google 說明文件,針對產品摘要進行結構化資料,該網站的自然流量上升17%,產品頁面在搜尋結果中的排名也明顯上升。
圖片來源:google
SEO 策略二:深入布局長尾關鍵字
1. 深入布局 長尾關鍵字
你可能常聽人說「那個關鍵字太競爭了,擠不進前面」,其實 AI 時代更講究精準,長尾關鍵字(Long-tail Keywords)才是撈取精準流量的利器。
因為 AI 能理解使用者更細微的搜尋意圖,像是「2025 台中場地租用推薦」這種長一點的詞,比起單純「場地租用」更有機會被 AI Overviews 選中,直接幫你曝光。
2. 為什麼 長尾關鍵字 變得更重要?
AI Overviews 偏好回答具體問題,像「怎麼選擇適合婚禮場地?」或「台中場地租金比較」,這些長尾查詢能幫你抓到真正有需求的使用者,也更容易被 AI 摘要引用並展示在搜尋結果頁面上
(1) 如何找 長尾關鍵字?
a. 關鍵字工具挖掘:
用 Ahrefs、SEMrush 等工具,輸入主題詞,往下找「Questions」或「Related keywords」;
例如輸入「SEO」,就會跳出「2025 年如何做 SEO」、「SEO 工具推薦」等詞組。
圖:SEMrush
b. 搜尋建議 + People Also Ask:
打開 Google 搜尋,直接看底下的相關搜尋與「People Also Ask」;這些就是使用者真的在問的問題。
c. 社群觀察:
到論壇、Facebook 社團、THREADS、IG、GOOGLE TREAND 或 Line 群看用戶討論熱點,直接把他們的提問整理成標題。
圖:THREADS 熱門話題
圖:GOOGLE TREAND GOOGLE 趨勢
d. 實際操作示例
比如我們的網站有 seo 服務,但我們不只追「 seo」這種廣義詞,可以布局「2025 seo」、「seo軟體」、「本地seo」、「SEO 電子商務」等長尾詞。
如果 AI Overviews 在有人搜尋「2025 seo」時抓到我的內容,就會直接把重點答案秀出來,還附連結給你,流量瞬間來了
長尾關鍵字不僅有機會被 AI Overviews 青睞,也能直接帶來更高品質的流量,讓訪客更有可能在你網站上完成轉換。
SEO 策略三:提升品牌的權威性與信任感
1. 透過 E‑E‑A‑T 建立品牌優勢
E‑E‑A‑T(Experience、Expertise、Authoritativeness、Trustworthiness)是 Google 評估內容品質的四大指標,對 AI Overviews 也同樣適用。
根據 Search Engine Journal 的說法,展示真實經驗與專業背景,並在內容中加入專家評論或案例分享,可顯著提升品牌權威度,進而增加 AI 模型引用的機會。
(1) 經驗(Experience):
分享第一手操作心得或用戶案例,例如寫「我如何在 3 個月內將流量提升 50%」而不僅是理論。
(2) 專業(Expertise):
作者簡介中註明相關學歷、職稱與專業認證,或引用業界報告與研究數據。
(3) 權威性(Authoritativeness):
透過高品質外部連結、媒體報導或合作夥伴背書,讓搜尋引擎和使用者都知道你的內容受人信賴。
(4) 可信度(Trustworthiness):
在內容中加入更新日期、隱私政策連結、聯絡方式等,讓訪客感到安全可靠。
2. 打造網頁內容權威提升 AI 引用率
AI Overviews 趨勢正朝向更信賴權威網站發展。
Search Engine Journal 的一項研究指出,AI 摘要越來越偏好來自公認權威站點的內容,這些站點往往同時符合 E‑E‑A‑T 原則與清晰的結構化標記。
參考文章:Google AI Overviews Trending Toward Authoritative Sites
(1) 加上作者與專家聲明:
在文章開頭或結尾加入作者資歷與聯繫方式,讓 AI 和使用者一目了然。
(2) 外部引用與數據支持:
引用可信來源(如學術期刊、政府報告),並在文中標註出處,提高內容的可驗證性。
(3) 定期更新與版本控制:
標明最新更新日期,並在重大變化時發布更新版本,讓搜尋引擎知道你的內容時效性。
(4) 案例研究或數據圖表:
透過視覺化數據(圖表、原創調查報告)展現實際成果,增加內容深度。
舉例:
對於同一查詢,AI Overviews 更常引用包含作者資歷、實測數據與高品質外部連結的文章,曝光率高於一般內容。
落實上述做法,你的內容不僅能打動 AI,還能建立長期的品牌信任,持續穩定獲得流量。
Botify × DemandSphere 白皮書:AI Overviews 報告
這份報告實測發現,當 AI Overviews 與傳統特色摘要同時出現時,這兩者共佔桌面 67.1%、行動裝置 75.7% 的可視範圍,對一般搜尋結果的可見度造成大幅壓縮。
參考文章:
Backlinko - AI Overviews: What They Are and How to Optimize for Them
SEO 策略四:建立品牌私域專屬流量池
1. 為何品牌需要自有流量池?
當 AI Overviews 和社群平台演算法不斷變動,依賴單一渠道帶來的流量風險大增。
建立一個「自有流量池」,就像擁有自己的土地,你可以隨時播種、施肥,不用擔心平台規則調整會讓流量歸零。
擁有可掌握的用戶名單能降低對外部平台的依賴,並提高品牌與用戶之間的直接互動機會。
參考文章:
2. 如何利用 LINE 官方帳號形成穩定流量
(1) 分眾推播內容:
透過官方帳號的標籤功能,把用戶依興趣或行為分組,定期推送專屬內容。
例如:針對已下載指南的用戶,發送進階教學、優惠券,提升回訪率。
根據 Social Media Examiner 的研究,利用即時通訊工具比電子郵件更能引起用戶注意,開信率可達 60% 以上。
文章來源:Messenger Chatbots: How to Get Started
(2) 互動式活動:
在 LINE 群發訊息中結合投票、問答或小遊戲,激發用戶參與熱情。
舉例來說:用戶完成「SEO 小測驗」後,立即獲得獨家觀念分享或折扣碼,既增加黏著度,也能收集用戶偏好。
(3) 自動化消息流程:
利用官方帳號的自動回覆與關鍵字回應功能,
當用戶輸入「SEO 教學」或「報價」,系統自動推送對應資源連接,
提高服務效率並留住流量。
參考文章:
AI客服機器人 與 LINE 官方帳號 行動官網 社群行銷
LINE 購物機器人+電商平台
(4) 結合線上/線下活動:
在實體活動或直播中,持續推廣加入官方帳號享優惠,並在活動結束後透過 LINE 追蹤參加用戶,形成完整的流量閉環。
搞定自有流量池,你就能在平台規則大風吹時,依然保有與用戶的直接連結與長期價值。
SEO 策略五:社群媒體行銷與整合策略
1. 善用 Threads、IG Reels 短影音 等社群平台
(1) Threads 帶動討論:
Threads 以文字為主,適合快速分享文章重點或觀點,並附上連結引導用戶深入閱讀。
例如,你可以在 Threads 上發布「今天學到的 3 招 SEO 小技巧」。
圖:Threads 30天內破百萬流量
(2) 短影音 快速吸睛:
短影音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內容形式,利用 Reels 展示 15–30 秒的使用者痛點解決步驟,並在影片結尾加上「完整教程請見連結」的 CTA,提高點擊率。
根據 SEMrush 的數據,使用 Reels 的品牌平均增長流量達 23% 。
(3) 更多其他社群行銷方法
2. 以 內容行銷 帶動社群轉化流量的具體方式
(1) 互動式貼文:
加上投票、問答或測驗功能,讓粉絲參與討論。
例如在 IG Story 加開放式問答,請用戶留言他們最想了解的主題,然後根據回覆推出專文。
這類貼文平均互動率較一般貼文高出約 45% 。
文章來源:How to Boost Instagram Engagement in 2025: Top 13 Tips
(2) 用戶生成內容(UGC):
鼓勵粉絲分享使用你的教學或工具的成果,並以專屬標籤彙整 UGC,再轉發到官方帳號展示真實案例,既增加社群黏著度,也為潛在用戶提供信任背書。
(3) 跨平台整合:
在每篇部落格文章底部、LINE 官方帳號推播和電子報中同步宣傳最新 Reels 或 Threads 內容,形成多點觸達。
這種 O2O(Online to Offline)或 O2O2O(Online to Offline to Online)的策略,可提升整體流量 30% 以上。
文章來源:
Social media marketing campaigns: What I’d do to stand out on every platform [new data]
(4) 舉辦線上活動:
如直播教學、Hashtag 挑戰或限時折扣,結合 Reels 和 Threads 進行預告與回顧,
刺激用戶關注並點擊至官網或官方帳號。
透過上述做法,品牌可有效利用社群媒體全方位導流,將社群熱度轉化為網站或官方帳號的長期流量來源。
參考文章:
SEO:電子商務 內容行銷 帶來 曝光率增加6倍,點擊率增加19倍
SEO 策略六:在地社群與 Google 商家的優化
1. 如何透過地方平台提升曝光度
不少潛在客戶都會先在在地平台(如 https://ifood.tw/、TripAdvisor、Google Maps、PTT 地方板、Dcard 分區版等社區論壇以外的區域性黃頁、社區論壇)搜尋評價和服務資訊。
活用這些平台能大幅提高品牌在本地搜尋結果中的曝光率:
(1) 完整填寫商家資訊:
確保在每個在地平台上都填寫 NAP(Name, Address, Phone number)的一致性,並上傳高品質照片、營業時間、服務項目。
(2) 收集與管理評論:
主動回覆客戶評論(無論好壞),提升互動率與信任度。
(3) 利用在地論壇與社區:
在地方論壇如 PTT 地方板、基隆最靠北新聞、facebook 地方型社團 等發表專業建議或回答問題,並在簽名或個人檔案中附上連回網站的連結,建立品牌專業形象。
(4) 參加在地活動或合作:
與區域性商會、社區活動主辦單位合作,贊助活動或提供專業講座,不只獲得實體曝光,主辦方網站也會刊登你的品牌資訊,幫助 SEO 建立在地反向連結。
2. Google 我的商家最佳化實踐
Google Business Profile(原 Google 我的商家)是本地 SEO 的核心。
Search Engine Journal 的指引《12 Proven Local SEO Tips To Dominate The SERPs And Map Pack》指出,優化 Google Business Profile 能讓你在「地圖圈選」(Map Pack)和搜尋結果中脫穎而出:
(1) 完整資訊填寫:
包括 服務範圍、營業時間、照片、菜單/服務清單,越詳盡越能提高點擊率。
(2) 定期發布貼文與優惠:
利用商家平台的貼文功能,發布新品、活動或限定優惠,保持活躍度並吸引用戶關注。
(3) 精準分類與標籤:
選擇最符合你業務的主分類與次分類,確保潛在客戶在相關搜尋中能夠找到你。
(4) 使用 Google 問答(Q&A)功能:
自行預先在 Q&A 區提出常見問題並回答,降低用戶搜索成本,也能防止競爭對手發布不實資訊。
(5) 嵌入預約或訂購按鈕:
若適用,開啟線上預約、訂餐或購買功能,讓使用者不用跳轉其他頁面就能完成轉換。
(6) 監控並回覆評論:
及時回覆評論、感謝好評、處理負評,維持良好互動並展現品牌形象。
將在地平台與 Google 我的商家雙管齊下,你就能在本地搜尋與地圖結果中穩居前列,穩定吸引潛在客戶的注意。
參考文章:
9 大 本地 SEO / Local SEO 技巧,提高商家排名
SEO 策略七:精準數位廣告與轉化策略
1. Google Ads 和 Facebook 廣告投放技巧
(1) Google Ads:掌握使用者搜尋意圖
a. 核心關鍵字再利用:
結合 AI Overviews 中表現好的長尾關鍵字,設定成對應的搜尋廣告關鍵字,確保你的廣告在使用者查詢時能馬上出現。
根據 Search Engine Journal 的《An In-Depth Guide To Google Ads》,
優化品質分數(Quality Score)、使用響應式搜尋廣告(RSA)與擴充功能(Ad Extensions),
可平均提升點擊率 15% 以上 。
b. 動態搜尋廣告(DSA):
讓系統自動根據網站內容匹配搜尋查詢,補足人工沒想到的長尾機會。
(2) Facebook 廣告:精準受眾與投放優化 - 創造需求
a. Lookalike Audiences:
複製你現有最佳客戶樣本,找到相似族群,擴大精準觸及。
Facebook 推薦以 1,000–5,000 人為基底種子,以提升匹配精準度。
b. 多元素材測試:
同一組受眾測試圖片廣告、影片廣告與輪播廣告,看哪種互動率最強。
Search Engine Journal 《How to Perfect Your Facebook Ads Placement Strategy》建議,
手動選擇最佳曝光版位,避開無效位置,最高可提升投放效率 10% 以上。
參考文章:投放廣告:Google Ads 與 Facebook 精準比較分析
2. 設計吸引人的銷售網頁,促進流量轉換
(1) 行動優先設計:
根據 Unbounce 的轉換基準報告,83% 的銷售頁流量來自行動裝置,務必測試手機版呈現與互動。
文章來源:Landing page best practices
(2) 清晰有力的主標題與 CTA:
一個直擊痛點的標題配上明確的按鈕文案(如「立即獲取免費報告」),可讓轉換率平均提升 20% 。
文章來源:Conversion Benchmark Report
(3) 減少干擾:
移除多餘選單與外部連結,保持頁面簡潔,讓訪客專注於主要動作。
(4) 增強視覺與信任元素:
在頁面中加入社群分享截圖、用戶評價或安全認證徽章,
添加視覺化元素如影片,可將轉換率提高最多 80%。
文章來源:3 Tips for Creating Unbounce Landing Pages That Drive Result
結合上述 Google Ads、Facebook 廣告優化技術,以及貼合使用者需求的銷售 網頁設計,就能在 AI 取代部分自然流量的時代,
用廣告投放與高質量內容穩定地獲取精準受眾,提升整體轉化效果。
參考網站:
https://www.octopus-bar.jp/
如何克服 AI 對 SEO 網站流量的衝擊?
針對客戶關心的「如何克服 AI對內容網站流量的衝擊?」,我的觀點如下:
1. AIO 對資訊型流量影響最大:
AIO 確實會衝擊自然流量與 CTR,尤其是資訊型查詢,但對產品頁面或購物意圖的影響相對較小,電商網站應加強資訊型內容的深度與品質。
2. 長尾關鍵字為關鍵:
長尾關鍵字更具針對性,也更容易被 AI Overviews 引用,是吸引精準流量的利器。
3. 人為把關不可少:
AI 工具能加速內容生成與關鍵字研究,但仍需專業把關,以防產出低品質或無效內容。
4. 在地化策略重點:
針對台灣市場,務必使用繁體中文進行關鍵字研究,並結合台灣消費者習慣(如購前搜尋評價),才能精準切入 AIO 流量。
5. AI 並非 SEO 的終結
而是策略調整的契機; 將焦點從「熱門關鍵字」轉向「長尾關鍵字」與「問題解決型內容」, 並建立自有流量池(LINE 官方帳號+短影音+在地平台聯動)。
6. 持續優化與轉換思維:
強化 E-E-A-T,並將每篇文章視為「潛在的流量轉換點」,既能應對 AI 衝擊,也能將流量轉化為高品質潛在用戶。
持續追蹤數據與策略更新,讓品牌在變動的搜尋生態中保持長期競爭力。
網頁設計 問與答:
網站建置 報價相關 https://des13.com/faq/quote.html
網站建置 技術相關 https://des13.com/faq/webtech.html
購物網站 網路開店 https://des13.com/faq/e-commerce.html
B2B形象官網建置 https://des13.com/faq/b2b.html
網站升級維護 https://des13.com/faq/upgrade.html
推薦閱讀:omo跨境品牌電子商務購物網站 全後台模組化形象官網
簡易電子書下載:一頁式網頁設計電子書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分享!也歡迎查看我們的其他文章。如果有任何疑問也歡迎加line和我們聯絡
全後台模組化形象官網,符合各式商業模式與需求,請參考:https://des13.com/service/rwd.html
Written by Ring
作者:益盛科技 專案經理
通過Google Ads-Measurement Assessment
15年 網站專案管理及人員管理實務經驗。
具網站美編企劃繪製能力
具多媒體網頁設計與 RWD設計之實務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