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行銷
侯文詠 Houwenyong 寫於 2010年8月26日 1:37
小甜甜布蘭妮的新專輯是當代POP藝術大師 Richard Prince 掌鏡,村上隆設計的。
這兩位藝術家的頂級作品,目前的身價都是數百萬元美金起跳。因此來看看這個封面有什麽特別吧。
數位行銷
侯文詠 Houwenyong 寫於 2010年8月26日 1:37
小甜甜布蘭妮的新專輯是當代POP藝術大師 Richard Prince 掌鏡,村上隆設計的。
這兩位藝術家的頂級作品,目前的身價都是數百萬元美金起跳。因此來看看這個封面有什麽特別吧。
豐富的網站首頁頁面不僅可以幫助user更容易的瀏覽我們的網站,而且更能爭取到回訪率與深入率,有助於我們優化內容的安排與實施。
user是否能在首頁頁面即可看到自己需要瞭解和掌握的重要資訊,專業網站設計是否給每個選單頁面留了連結等等...都直接影響到網站的發展狀況,而這些內容全在專業網站設計首頁頁面。
從專業網站設計的角度來看,要想網站打開得快,穩定與寬裕的網站空間是首要前提,但首頁頁面動畫及圖片處理技巧也不容小覷。或許酷炫的首頁動畫更能生動的傳達出我們的文化理念與企業特色,但user是否會被你所認同的動畫效果炫走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首頁是留給user第一印象的關鍵,它直接決定了遊客是繼續訪問還是要直接跳出,所以不僅要從網頁設計的角度出發把色彩與圖片內容處理得當,更要從網站建置的角度出發,合理的安排首頁的每一個選單內容版塊。
對於首頁而言,選單當然是最重要的,我們先撇開不同user對選單設置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需求查詢方向錯亂不說,點擊選單再進入相關頁面也是一次對網站運行速度的考驗。
從專業網站建置的角度出發,一個完整的網站設計首頁應該表達企業實力與優勢的banner廣告圖片,簡明扼要的公司簡介,企業主要產品分類選單資訊,同樣展現企業專業程度的專業文章閱覽入口,以及企業主打產品圖片和案例呈現,還有第三方平臺對企業的認可證明等等...凡user想看到的內容、能為我們留住user腳步取得user信任的內容,都是網站建置時需要在首頁頁面進行考慮安排。
如今極簡設計已普遍被應用於網頁設計中,當然這擁有充分理由。羽量級的佈局和低維修成本使其靈活適合於響應式設計。自然優雅極具美感,使得很多品牌和機構青睞並採用。然而讚賞這一設計風格和創造它是兩碼事。
網頁設計不同於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必須了解資訊軟硬體的最新脈動及優化,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並將設計樣式發揮至極致。
2015年的網頁設計趨勢是什麼?來看看以下的分析:
響應式網頁設計2010年開始有概念,2011年網頁設計技術成熟,2012.2013年整個大發,2014年不做響應式網頁設計就等於落伍了;
但在台灣仍有許多客戶們不知道響應式網頁設計的好處, 為了價錢考量刪除響應式網頁設計的功能,
很遺憾的通知這些客戶,使用手機上網的人數逐漸攀升,這個功能依舊躲不掉!
也許客戶有一個很好的理由不用響應式網頁設計,但設計潮流是隨著使用者走的,
在過去的幾年裏,響應式網頁設計快速鞏固了自己作為網頁設計的新標準。
當然,也有爭論,但是沒人說,“讓我們擺脫響應式網頁設計吧”。實際上,越來越多的網站選擇響應式的方向。
2014年確實如此,2015年也還會繼續。這已經不是種趨勢,而是常態了。
很多同學問設哥,為什麼別人字體就那麼隨意放一下就辣麼好看,其實排版可有大學問,不是隨意放就好看。這就如同配色一樣,也有千變萬化的學問。相信大家看完Designschool這篇頭條熱文,一定倍有收穫。
故事因由:
S祕書小姐的小貓(KITTY)不見了,故向D先生(照片設計人員)求助,
請他幫助設計一張海報,以下為電郵的內容。
S小姐→D先生
哈囉,昨天我把紗門開著,小貓就跑掉了,我在想要是你不太忙的話,
是不是可以幫忙弄張海報。海報要是A4大小的,我會拿去影印然後在這個下午到處貼。
她叫MISSY,黑白混色,約8個月大.....
在瞬息萬變的電子商務世界裡,預測未來趨勢對網頁設計師而言是相當大的挑戰。今日的流行可能明日就過時!
|
From: Simon Edhouse Date: Monday 16 November 2009 2.19pm To: David Thorne Subject: Logo Design
大衛你好
我最近正在忙一個令人興奮的企劃,需要有人幫我設計商標。基本上是有關於P2P網路系統的東西,我這禮拜必須生出一點東西給客戶看,所以你可以在這幾天之內搞一些名堂出來嗎?我還需要幾張圓餅圖和一個網站,如果你可以完成的話錢是不會少的。 編者按:其實飯店和旅遊類的網站最能體現多媒體內容和文字的搭配技巧了,這類網站通常需要營造氛圍,展現美感,體現吸引力,優秀的案例比比皆是。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組優秀的案例~
梵谷選句: 如何快速簡單讓你的設計看起來更加有系統性和節奏感,並且有自己分析設計的方法? 因為之前也看過很多關於設計的分析,大都是“色彩心理學”、“配色原理”之類的巴拉巴拉… 這些內容大都落在單個畫面中,不太強調色彩的系統規劃。今天這篇好文帶你一窺色彩層級的奧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