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行銷
電子商務

根據東南亞最大電子商務企業Lazada調查顯示,26至30歲群體占馬來西亞網購總人數27%;
其次為31至35歲,占23%; 18至25歲占22%;36至45歲占20%;45歲以上占8%。綜觀上述數據,馬國網上購物,並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36歲以上的網上購物群體也不遑多讓。
由於網購平臺所售賣的產品種類繁多,適合各年齡階層人士,加上網路在馬國已普及化,每人持一台手機,即可進行網購。根據統計,馬國網民最喜愛在網上購買電子與電器、保健美容、家庭用品及小孩玩具等產品。前開趨勢有放緩跡象,目前成長快速的網購產品包括服裝、運動及戶外用品、家居生活產品,就連汽車這類大型商品,消費者也逐漸開始在網購平臺進行交易。網民近期較喜愛在網上購買的產品尚有手錶、首飾及太陽眼鏡,就連日常用品,也已成為網民最愛的網購產品之一。一般而言,女網民較熱衷於購買平板電腦、手機及襯衫作為禮物,贈送給男性朋友;至於女性朋友,美容產品、首飾、衣服及鞋類等則為男網民首選贈禮產品。網民也會為小孩購買玩具,包括玩具廚房餐具組合、聖誕抱枕等熱門產品。
該調查亦顯示,網購趨勢也會受季節性因素影響,2015年1月新年期間,部分健身器材及書籍在該期間銷售量創新高紀錄,日常用品亦然。至於5月學校假期時,因為是旅遊高峰期,因此與旅遊相關書籍及行李箱也熱賣,甚至網民也偏愛購買可供自拍用途的手機。至7月齋戒月時,受到網民熱捧的產品為馬來傳統服裝、電器產品及廚具;9月馬國遭到霾害侵襲,帶動口罩及空氣過濾器之銷量,甚至令人意外的是,嬰兒尿片及孩童玩具的銷量也有所增加,許多父母在這段時期儘量減少出門,因而選擇網購。
該調查另稱,19%居住在吉隆坡境內的網民選擇網上購物,其餘81%者皆來自吉隆坡以外地區。前述網購人數差異頗大,其中最顯著原因為吉隆坡商場林立,消費者有較多選擇;而吉隆坡以外地區則商場較少,導致消費者選擇受限。因地理環境局限,導致居住在吉隆坡地區以外消費者難以購買品質較好的產品,因此只好選擇快捷便利的網購。
根據一則研究報告指出,網購平均能為馬國網民,年省2,000馬幣(約合464.2美元),一年可省下96小時。
據LAZADA的調查顯示,最讓馬國網民擔心為陷入網購騙局,為避免遭到欺騙,在網購剛開始進軍大馬市場時,大部分網民選擇貨到付款方式。目前該趨勢已有改變,逾70%網民選擇網上付款服務,因大馬網上付款服務已趨成熟及安全,網民可自由選擇以信用卡、預付卡或網上銀行進行付款。馬國網民消費趨勢也有明顯改變,由最初的「交易獵人」(deal hunters),轉型至目前的「精明品牌消費者」。大馬網民初期注重特價產品,稍後則關注瘋狂交易(crazy deals)中,後期則以低價格產品為主,而現在則多關注能夠省錢購物方式。
(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