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行銷
電子商務
更新日期:2011-07-04
記者:文/劉致昕
團購大戰在世界各地打得不可開交,當Google、臉書、Groupon、亞馬遜等業者各出奇招,搶食團購大餅也炒熱買氣的同時,六月十日,全球第一道官方管制終於登場,它,來自台灣行政院金管會。
台灣最大流量獨立團購入口網站5折日報創辦人王怡婷指出,台灣團購市場發展至今,上下游已發展出不同角色,瓜分這塊大餅。
團購熱卻也帶來消費糾紛。愛評網執行長何吉弘指出,有消費者以折價序號訂位,得到已客滿的答覆,改以正常價位訂位,位子就出現了。消基會在三月底針對各團購網站業者販售之服務券抽查,未清楚標示發行單位相關資訊者占八成以上,有超過六成未標註履約保證。
六月十日,金管會發文通知各信用卡收單銀行,除非合作的團購業者簽訂履約保證信託,否則銀行不能與該業者繼續業務合作。舉例來說,消費者未來在團購網站上刷卡購買住宿券後,所付款項將暫存於「履約專戶」中,直到消費者使用了住宿券,款項才會按比率進入團購及飯店業者口袋。
當消費者三個月內未使用這張券,這筆款項將在一年後才撥進業者帳戶,同時一年內消費者仍保有退費的權利。
金管會的做法,中止了新興團購業者靠著商品熱賣、快速賺進大筆現金的模式,鄭喬予表示,對於中小型、資本條件較低的業者,將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網路觀察者陳建州指出,Groupon的虧損來自大量的行銷費用,團購網站為了在眾多對手中脫穎而出,紛紛擴大行銷費用,團購業如今已逐漸偏向資本密集。
行銷費用的直線上升,加上金管會的把關,大浪來襲下,台灣團購市場將如何變化?「只要電子商務持續擴大,團購就不會暫停,」何吉弘說。如果需求持續存在,能否創造多元收入,便成了團購業者度過考驗的關鍵。
台灣最大本土團購網Gomaji董事長趙文潔指出,為了爭取商家,Gomaji已發展出12種行銷管道,甚至發行了印量達兩萬本的雜誌團購誌,拓展平面廣告收入,而以住宿券為強項的Gomaji,甚至成立自家旅行社,希望能結合本身議價能力,將收入多元化。
另一種確保收入的做法,是提高宅配物品的營收占比。除了財務經營上的「內憂」,團購業者還有外患,當團購行銷的需求和效益廣受矚目後,「只要會員夠多的都可以做!」何吉弘觀察,以愛評網與台灣大哥大的合作為例,台灣大將愛評網優惠券做為與用戶的行銷專案,四百張餐券一天售罄,未來每星期將推出一檔以上。
以消費者角度出發的金管會,領先全球要求履約保證,驚動充滿爭議的團購紅海,台灣團購市場是將從此邁上發展正軌,成為永續事業,還是也領先全球,成為泡沫災區之一?「未來半年將是關鍵。」鄭喬予沉重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