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驅動設計(context-driven design)簡介:
需求設計:
在當今的IT應用程式開發裡,蒐集需求的發法分為兩派,如下圖所示:
但不論用哪一種方法採集需求,如果有以下紅色警示的狀況,都會導致專案步入危機
企業管理者會針對所有問題提供明確的答案
剛開始很多管理者還未思考到細節的問題,其中有些人會含糊其辭給予模糊的答案,試圖將問題掩飾掉,並且管理者並非了解細節的人
->導致專案延遲及成本增加
所有利害關係人都會給一致的答案
經理與經理意見不同、經理不認同作業員的意見、公司總部不認同分支或部門經理的意見,不同的管理者會有不同的看法
->導致專案延遲及成本增加
所有的利害關係人都能被找到
只有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真正在提供問題的回覆,而事實上這些問題需要有廣大的視野才能回答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導致專案延遲及成本增加
企業主管們會閱讀並理解需求規格,給予明智且思慮周到的回饋意見
確認偏誤!管理者會假設該應用程式會支援他們想要的功能,但事實上卻沒有這個功能,誤解了該應用程式的運作方式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導致專案延遲及成本增加
需求團隊給出很好的應用程式評估,資深管理者充分了解,並且做出正確取捨之後的抉擇
在小型的專案中很容易進行而且開發成功,但是當計畫日益擴大,與其它系統整合日趨重要,這個狀況會不太可能成立
->大型專案延遲及成本增加
解決方案:一套IT應用程式的需求是設計過程的產物-脈絡驅動設計
設計企業解決方案:
明確性:不仰賴別人提供需求,而是靠IT部門條理分明的將解決方案精確地描繪出來,讓人理解
無歧見:讓人們把自己定位為解決方案的評論者,把反對意見都攤在陽光底下,問題容易被解決
沒有未知或被忽略的利害關係人:強調回饋與開放,將報告傳送電子檔給所有人,便可以輕易的將他們牽涉進專案中
清楚的回饋意見:讓利害關係人輕易而精確地描述解決方案的錯誤,依此說明解決方案的正確樣子
成本估計與利弊取捨可被包含在設計過程當中:無法只靠營運設計給出成本的估計值,在擬定精確的成本估計之前,須更進一步的設計技術上的解決方案
企業管理者充分了解各種整合方式的選擇,能在這個領域上提出指導:整合的選項以設計的一部分呈現出來,不是以技術上的術語來說明
參考書目:寫給PM、RD與設計師看的設計需求分析